Cronopio

After 6 interviews with Optiver

我想写一个博客,或者做一档播客,或者搞点什么输出很久了。总之是为了排遣一些无处安放的表达欲。
现在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的契机。
圣诞节是每个人一年中最雄心勃勃的时候;我感染了corona,在屋里呆着很无聊,也没有力气做什么正事;最近确实也发生了一些事,有了一些值得记录的感受。
那就是我误打误撞地闯入了一个全新的行业,并且在面试了六轮,花费超过100小时之后没能得到offer。
这不是一个经验帖,只是一些牢骚。

只能说从一开始这就是个误会

简单介绍一下,我正在读一个生物信息学的博士,快毕业了,打算在德国找一份data scientist的工作,不局限于生物医药行业。我断断续续一边写论文一边投简历几个月了。
11月23号可能是其中比较糟心的一天,我一连收到了11封拒信。刺激之下我报复性海投简历。首先我把LinkedIn上搜索范围从德国改到了全欧洲。其次,之前我投简历的时候都先大致了解一下公司的主要业务。但既然绝大多数都在简历那一步就把我拒了,我何必对他们做事无巨细的事前调查呢?我大可等到面试邀请来了再去了解他们不迟。
这一晚上我投出了快20份简历。
其中包括一家在荷兰的名叫optiver的公司。我很喜欢这个岗位的原因是他们明确说这个岗位是针对毕业生的,感觉胜算会大一些。
之前我投另一个岗位,面试聊得也还行,还是被拒了。后来发现他们组来了一个新人,很像是我面试的那个位置。我偷窥了对方的简历,发现他有五年工作经验。就,确实是水平不如。

Optiver,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家trading firm。名字前半段的opti-来源于option,一个金融术语。
但我以为是optical,想说这可能是一家卖光学元件的公司,还想着会不会是做computer vision方面的。这也不能怪我瞎联想,毕竟那天给我发拒信的11家公司里有一家是Zeiss。

“是否在过去12个月里申请过我司,如果被拒绝了就要等满12个月再申请哦”

投简历的过程让我感到有些疑惑。Job description上面工作内容的描述只有几句话,除了python也没有提到任何需要的技能。
需要参加笔试的岗位我投过不少,但这是唯一一家不筛选简历,100%需要参加笔试的公司,甚至在申请表里也需要打勾确认能参加笔试。
还有“每年最多只能申请我司一次”这个要求也是闻所未闻,申请表里甚至确认了两遍“是否在过去12个月里申请过我司,如果被拒绝了就要等满12个月再申请哦”。
就感觉到很傲慢。

但我那天正在报复性海投,所以也没多想。再说我反正很擅长笔试,既然100%需要笔试,反而我的胜算更大了。
收到简历5分钟就发来了笔试链接,可见确实是没有筛选简历。那时候是早上五点,本来我想说做完再去睡,一看描述,是一个四场考试打包的大套餐,需要做四个小时,就想说先睡醒再做吧。
下午开始做。第一部分还在我的想象范围之内,两个python题目,一个是模拟一些随机过程,另一个是数据处理。有点意外的是非常关注运行速度,毕竟不是算法题。
第二部分开始就有点搞不懂了,一大堆小学生的玩意儿,有什么分数和小数的混合四则运算、24点、数列找规律、Hanoi tower之类的。
我在很多别家的OA中也做过这种类似智力测验的东西,但这套题实在是数量和花样都太多了。
一开始我还觉得有点新鲜,想说我从十岁之后就没玩过这些东西了,remind me of good old days。而且确实还是比图片找规律好玩一点。但这份nostalgia不足以支撑我度过漫长的两个小时,我一边打哈欠一边机械性地进行下一步,一边在想这是要选拔什么人才啊?
最后一部分是概率题,比较有意思的是要选出最接近的答案而不是要实际计算,每一题都有限时,所以也算是一种反应速度的测试吧?但是时间又挺充裕的,也不需要很快反应。

结束之后我才想到要去查一下这是个什么公司,发现跟卖显微镜的一点关系都没有而是一个trading firm。我突然意识到我可能是误入了所谓的quant世界。
Well that explains the arrogance I felt through the process.
我听说过他们的选拔标准很高,而且在浪费candidate时间方面有很坏的名声。之前有个朋友是以quant为求职目标的,抱怨过有一家面试了六轮被拒了。

我听说过很多人是专门找这种工作的,并且会为此准备两年以上。我就想算了吧,估计没有后续了,毕竟我一个外行怎么可能打败那些专门准备的选手呢?我决定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就当没做过,接着投简历。

两天后,就邀请我面试。那既然往下走了,我想说见见世面也好。

“我们尽可能把合格的candidate都送到下一轮”

第二轮是HR面试,面试官是一个有点严肃但讲话很温柔的美女。
全程持续了大概30分钟,刚开始进行了一些寒暄和自我介绍,就还挺客气;一旦进入了正式的面试,她就变得有些粗暴无礼。
她提问的速度非常快,并且经常打断我。一句话说到一半,就把我噎回去了,语气也很没礼貌。
前面聊过一些我的时间管理风格,后面聊到一个其他的经历,问在其中感到最困难的部分是什么,我说“那时候我需要同时做好几个项目...”我一个词正说到一半就被她打断,说“这方面听过了,换一个”(真的是这个语气,用的是命令式祈使句)。一个问题我想了不到三秒钟,就问“是不是不知道,不知道就算了”。
我想这估计是碰到那种stress interview了。说实话,我很讨厌这种故意刁难人,感觉很不尊重。我宁愿HR本人就是一个没礼貌的讨厌的人,毕竟我跟她未来没什么机会打交道,转头就忘了。但如果这是他们公司统一培训的面试风格,那可能这家公司就是喜欢给人制造不必要的困境,能这么为难面试者,未来也会这样为难员工。

最后五分钟是反问时间(她也又变回温柔的语气)。当时,我并没有特别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机会,毕竟感觉希望很渺茫。所以我并不在意这是否会给我的形象扣分,而是坦率地问出了我想问的问题。
我:你们的笔试给我的感觉和其他家完全不同,比起测试我会什么样的技能,更像是一种智力测验,为什么会这样呢?
面试官:因为我们的工作需要在很大的压力下进行快速的计算,所以需要一些对数字非常敏感的人。

我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一方面确认了刚刚对方就是在故意给我施压;另一方面也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有点适合这个岗位的。虽然从本科开始我都是读的生物学位,但我高中是数学竞赛获奖者。

在面试的最后,她当场恭喜我通过了这一轮,会尽快安排下一轮的时间。
我非常惊讶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做出决定呢?一般不是都会说我们回去评估一下然后过两天通知你吗?
面试官说,我这一关不太卡人,会尽可能把不太差的candidate都送到下一轮,万一你非常适合后面的任务呢?我们会尽可能给大家机会,期待你之后的表现。

能获得肯定当然是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我也察觉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前期标准宽松意味着走到后面也未必离offer更近了,只是白白浪费更多的时间罢了。

十年前的我来做也许更好

下一轮被称作cognitive interview。根据HR发来的guide,会有a variety of games, brainteasers and puzzles,甚至提出建议

For these interviews, preparation is key and therefore would encourage to research examples Online of questions asked in financial/trading companies Online.

我就在想,这种给出明确的准备指南是打算筛选到什么样的人才呢?
不同的求职论坛上都有过类似的讨论,如果一个面试自带教辅材料,那岂不是谁花时间读了谁就能得到这份工作?怎么能筛选出有能力的人呢?
下面的回复无外乎,可能他们想要的就是愿意花时间的人。语气比较客气的会用“诚心想得到这份工作的人”这种表述;不那么客气的会说,“喜欢自我奴役的人,以后被公司压榨也不太会有怨言”。
想归想,我还是很诚实地去搜了一下,发现竟然有人为此出版了一本书。
天呢这么一个特定细分行业的教育培训竟然还做成个产业了。

我一共有四天的时间作准备。这本书有200页且非常compact,包罗万象。
我一开始打算从金融的部分入手,但是发现四天实在是不够,我连专业名词都不认识。更痛苦的是,我都不知道我不认识。
如果是物理化学之类的专业书,专业名词是很显眼的,Fluvoxamine这词一出现就很扎眼。 但我读了三行才发现future是个名词不是个形容词,这书就没法看了。

于是改变策略,放弃了金融这部分,实在要问的话那确实不会。
我详细阅读了brain teaser和概率论这两章,快速掠过了微积分和随机过程的部分,大概读了一百页。
读的过程其实有点痛苦,我忍不住想问,到底怎么还在考小学奥数啊?

里面有的题让我困惑到尖叫。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屋子里有一盏灯,外面有四个开关,其中有且仅有一个开关是控制这盏灯的。最少要进去几次才能确认是哪个开关?
我想这也算蛮入门的信息论题目了,进去一次可以确认灯的开关也就是两种情况。一共有4个开关,所以需要log24=2。两次!
答案是一次。
接着看解析:先打开AB两个开关,放置很长时间;之后关掉B打开C然后立即走进屋子。这时候如果灯泡亮了很长时间,就会很热。通过灯泡的明暗和冷热可以一次判断四个开关。
行吧。就能想到这个答案肯定是很聪明,但我不知道这种聪明在工作中能用来干嘛。我想问quant interview是在选拔矿井搜救队成员吗?因为下井一次实在成本太高,所以要关注“一次进门最多能确认多少信息”?除此之外我很难想象有什么应用场景。

面试的过程我不仔细描述了,是整个流程中体验最好的之一,面试官讲话蛮客气,思路也比较合得来。
掐头去尾还剩50分钟,就聊了三个问题。
第一题是中规中矩的概率论+博弈论问题,不是那种刁钻的。
第二题非常类似数学竞赛里的组合问题,并且不难,放在高中联赛里可能都是一试的程度。但是我实在是太生疏了。考试中可能最怕这种有点印象又不是很准确的题目,我在心里叹息,十年前的我来做也许会更好。
第三题是一个很离谱的估算问题。我结束面试后查了一下,好像是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费米问题。

中间交流不是很顺畅,尤其是第二题。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自己两次理解错了题目的意思,最后还是我主动提出share screen把我的想法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搞错了。面试官也很客气地表示是她没有表达清楚,还给了我很直接的提示让我跟上了思路。
整体而言我对自己的表现没有什么把握。50分钟(不包含最后的反问环节)只聊了三个题目,听起来真的有点太少了。

面试的最后我被告知,接下来(如果还有接下来的话)是一个三合一的面试,首先是五天的take home assignment,之后有一轮围绕作业展开的technical和一轮behavioral。
我跟我的朋友抱怨说,虽然被否定总是令人难受,但我希望不要进到下一轮了。不然还要花五天时间做作业。
朋友说既然如此你不如直接放弃好了。
我说你不懂,这才是让人难受的点。我们小镇做题家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做作业,我们拒绝不了这个的。而且我现在又没有工作,这边如果过了三轮肯定比那些刚投了个简历的更有希望吧?骂归骂,到时候我肯定还得做。

然后就接到了电话通知我进入下一轮。

这是唯一的技术面试,想必会问的很深入吧

通知我进入下一轮的电话是周四打来的。他们能够安排面试的时间是周二,并且需要提前六天发作业,所以下个周二是来不及了。于是约好了再下一个周二面试,也就是下个周三发作业,我还在想,那准备的时间好像宽裕一点。
到这个时候,显然,我已经认真起来,是真的想得到这个offer了。
我问下一轮有没有什么可以准备的方向。对方说,主要内容是聊作业和一个case study(我以为是聊作业中的case,实际上是另外一个单独的case)。可能需要一些knowledge of trading,但也会关注你的intuition。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我进一步问有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准备的方向呢,对方说可以搜一搜research in trading setting方面的论文,重点可以关注option pricing theory。
谢天谢地,这时候我已经知道option是期权了,虽然我不知道期权是什么。

发作业之前,我还有四天可以漫无目的地准备一下。
对方提了option pricing theory,金融方面的内容显然是要准备的。
我投的这个岗位的title是data scientist,所以data science和machine learning相关的内容,也要准备。
金融数据应该跟时间很相关吧?我有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过时间序列分析和随机过程了,也要复习一下。

之所以这么如临大敌,一方面是因为前面都没有问过技术相关的问题,全是性格或智力测验,所以我预计唯一的技术轮可能会问得非常全面且深入;另一方面,我之前挂掉了另一家的technical interview,是因为聊到SVM的核函数的时候我没有讲出RBF kernel的公式,被评价为基础知识太薄弱。
我找了一本金融方面的入门书,两本金融数学方面的入门书,两门网课。
显然,是看不完的。
金融书看了第一章导论就花了一天时间,只是勉强搞懂了期权是怎么来的,还远远谈不上定价策略。又抓紧时间把两本金融数学的书交叉着看了一半,一知半解地看到了black-scholes公式那一部分,感觉再往下看也不太可能学会了。
网课一共有25小时,二倍速+跳过地囫囵吞枣看了两节,就到了发作业的时间,剩下的部分是交了作业之后接着看的。

作业是一些trading数据,但跟我刚刚临时抱佛脚学来的金融知识几乎没有关系(这是最后一个提示,但我又一次没领会到),几乎是很纯粹的从数据集中获取insights的任务。不是分类或者回归问题,而是非常开放地问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一开始感到有些无从下手,只能尽可能多地找了一些角度画了画图。

面试当天先是technical round紧接着是behavioral。
大约5分钟的寒暄过后,花了20分钟时间聊作业。
首先让我用5分钟介绍我的作业。对方在他们的设备上打开了我提交的作业然后共享屏幕。
我提交的时候交了两个版本,一个是详细版,包含所有的代码和分析,另一个版本只有highlighted results。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错误:虽然我按照要求提前一天上交了作业,但他们并没有提前阅读我的解答,所以在他们的设备上只打开了详细版。我提出可不可以打开highlight版本,面试官花了一些时间才找到。这时我应该提出由我来share screen,但我很紧张所以忘记了。在最后的失败中这成为了我的罪状之一:不够随机应变。可能是希望我对着详细版也能讲吧。
打开文件之后,由于我的highlight版本已经是精选的重要结果了,所以我几乎是把其中的每一条都介绍了。可能稍微有一些超时,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看表,但不会超过7分钟,因为这部分总共花的时间就那么多。这成为了我的罪状之二:缺乏时间观念和总结重点的能力,不能详略得当地介绍。
之后问了一些问题都是关于理解方面的(你觉得数据这样的表现意味着什么?)由于缺乏domain knowledge,且在我之前的准备中更偏向于方法(你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为什么觉得这样分析这个数据合理?),我解释得可能不太好。这方面我主动提问了,但是没有收到任何反馈。
最后要求用两句话总结the most important take-away message。

真正痛苦的部分在后面的40分钟的case study。
我就不描述具体的问题了,虽然这个case本身已经抽象到没有什么再简化的空间。
面试官给出了一种在苹果(水果,而不是电子设备或其公司的股票)交易市场中的非常简单的交易策略,大体上可以概括为follow市场中的竞争对手的行为。问题是如何改善这种策略?
这个case一开头几乎没有给出任何的信息。两个面试官像是游戏中的某个机关一样,需要我说出某些特定的回答才能触发下一部分,给出更多信息。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他们有预设的正确答案。

但也许是我的思路实在和他们的期待太对不上,或者他们给出的反馈太过隐晦。光是触发第一个步骤就花了超过5分钟的对话。
这部分的内容是,根据我提出的某种改进方式,会产生一些单笔规模很大的交易,总的交易量应该变大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我:因为买得多卖得也多?
面试官:不对,是买入和卖出的数量都没改变。
我:因为按照我提出的策略,大笔的交易出现频次不高?按照频率加权平均之后总体变化不大。
面试官:也不是。
我:因为没有库存?想买200个,但是只有100个,买不到。
面试官:也不是,这里不存在库存问题。
经过各种兜圈子,拉扯,有些部分我没搞明白还问了不止一遍,最后我才找到了正确答案:因为按照那种策略,大规模的单笔交易成功的概率更低,可能被竞争对手抢走。
但说实话,到提出这点为止,我甚至不知道这个交易市场还有不成功的可能性,在一开始的问题中没有提到过这一点。我的人生经验中还不存在想买苹果但是对方不卖给我的情况。
事后回想,面试官在库存问题上非常着重地回答了我,可能她是想暗示“正确答案虽然跟库存无关,但确实是想买买不到造成的”。我没有接住这个暗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我可能应该明确抱怨一下“是你没告诉我交易还可能不成功”。

总之,接下来我越想越天马行空,但离触发下一部分的关键点越来越远。
绕了大概二三十分钟,又推进了那么两三个section。面试官可能是有点不耐烦了,开始循循善诱:我们的策略是要跟着竞争对手,这说明什么?
我:对方买苹果,说明市场对苹果的价格感到乐观,我们也想跟上。
面试官:对,所以你能想到什么?

我谈到了可能这种乐观是假的,是否应该考虑苹果实际的价值而不是单纯跟着竞争对手的策略?得到的回复是不需要考虑这些macro的部分,只要专注micro就可以了。说实话,我其实也不太懂macro和micro都是啥,但我想应该是指“苹果不重要,可以考虑成我们和对手之间的游戏”这个意思吧?
于是我又提到你是想让我采用博弈论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吗?我在强化学习的课程上学到过一些方法,但几乎都是假设对方和我们采取对称的策略来进行的,我知道一些xxx方法可以构建模型。说了快两分钟,对方也没有打断我,在我结束的时候才跟我说,在这个市场里面只有我们会按照对方的行为调整,对方不care我们在做什么。
于是我接着说哦哦对手不重要是吧?那是希望我预测一下未来的价格吗?可能采用一些时间序列模型?面试官怎么回答我已经不太记得了,总之是一个不置可否的态度。
兜了非常大的圈子,最后我才搞明白能触发下一部分的回答是什么:不要光看竞争对手的趋势(买还是卖),也要看人家交易的规模。对方买的多,我们也多买点,就这么简单。

到此为止,面试官可能是觉得时间不足以我再触发下一个section了,于是叫停了面试。我不知道一个表现好的人能推进多少,可能得有十来个吧?
我不断地提出是希望我从这个角度解决吗?我知道这个领域一些常用的模型blabla。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是想要showcase我对这些不同的学科确实有所了解,或者说,在过去的一周中有所准备。但最后得到的反馈是:书本上学来的死板知识太多,不能结合实际的问题背景;缺乏agile学习能力;不能够从对话中获取信息。

这场面试是我整个过程中(甚至可以说不限于这家公司,而是整个找工作以来)最迷茫的一次。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和第一轮面试一样,也是一种故意的施压策略。我得到的反馈是缺乏应变能力,但反过来讲,面试官也没有任何根据我的回答调整问题的倾向。
尽管号称非常interactive,但我在其中得到的反馈不多,似乎更多地是自己在漫无目的地think out loudly,期望随机地踩中某个机关。
我准备了很多,最后学到的知识不仅没有用上,反而成了我的包袱。

我可能在这一个小时里讲完了我的前半生

最后一轮是1小时的behavioral。两个面试官分别是专门负责early career的HR和新入行员工的培训工作的,非常擅长谈话,一直在根据我的回答调整对话的走向,所以聊得很愉快。(我不是要抱怨上一轮的两位面试官,他们都是trader而不是HR,毕竟术业有专攻。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可能年末了工作很多,还要专门抽时间来面试这样一个录取可能性不高的外行。只能说也许早点把我淘汰比较好,这不仅是浪费我的时间,也是浪费他们的时间。)
这一轮的问题实在是太personalized,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只能说节奏很快,问题非常细致,从专业经历问到学生社团问到业余爱好问到生活作风,我可能在这一个小时里讲完了我的前半生。
考虑到这是最后一轮了,而且上一轮technical和我想象的又如此不同,我又一次问了我一开头就问过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你们的面试流程不关注我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像一个大型的智力测验?你们好像只想要聪明人?
对方给出的回答和之前有所不同(可能因为他是负责培训工作的):我们这里的工作内容在学校是学不到的,所以无论如何进来要培训;你会什么技能都不重要,反正来了都得学,聪明人学得更快。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战胜小镇做题家的劣根性

第二天就来了电话通知我没有录取。
当下我确实有些伤心,但仔细想想,我是为了什么而难受呢?
是因为错过了一个很好的,薪水据说很高的工作机会?有一点但不多,毕竟我是误打误撞投进来的,不是什么dream offer。倒不如说,有很多人会准备一两年,我速成了两周就想打败人家才是不切实际。
是因为面试了太多轮,投入了太多的成本,花了太多的时间来准备?也有,但是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还是很充实的。
是因为最后一轮面试的内容太过出乎意料?确实,但假如人家真的考我期权定价理论,我也说不出个一二三四,只是刚刚粗读了半本书,能聊什么?
是因为最后的评价所以觉得委屈吗?这可能是比前几条更严重一些,毕竟我人生中第一次被人说学习能力不行。
我也会觉得说,怎么学习能力的评价只看面试的那一个小时里学到了什么吗?九天时间读了200页的书(虽然囫囵吞枣),看了25小时的网课(虽然二倍速)而且是在完全未知的领域,这不算学习能力吗?

但是好像也没有必要太计较这些。我最近半年找工作一无斩获,获得的反馈五花八门,刚开始还仔细地听取反馈期待下次做得更好,后来发现他们给出的评价都互相矛盾,也没有必要太当真。
A公司说我实践经验很丰富但基础知识不扎实;B公司说我技术非常熟练但性格有点问题,不擅长与人合作;C公司说我性格很好跟我们企业文化很合,但学习能力较为低下;D公司说我学的都是书本上的死板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我这人性格也不行,技术也不行;理论也不行,实践也不行。
更何况第一轮面试就说了,“我会尽可能把不太差的candidate都送到下一轮”,说不定前面一共淘汰20%的人,最后一轮淘汰79%。我看起来好像是离offer一步之遥,其实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我之前的朋友不是也被另一家trading firm六轮淘汰的吗?

我痛苦的来源可能是,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还是义无反顾地跳进了这个陷阱。不是别人骗我,是我骗我自己。
在第一轮笔试的时候我就跟朋友说,这家公司不筛简历而且笔试时间那么长,全是没营养的小游戏,太不尊重candidate的时间了。
第二轮HR面试的时候我就说,这种stress interview感觉很糟糕,有真正的客观条件导致的stress是一码事,这种毫无必要的人为制造的stress,完全是把candidate(也包括员工)当作工具来对待。
读那本200页的书的时候我就抱怨过,这就是陷阱啊,面试还给详细的准备材料就看你读没读,是不是打算筛选一批唯爱自我剥削的人。

我没办法抱怨说到头来发现被骗了,给了我希望又让我失望,因为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会这样的。我的痛苦可能来源于最终不得不承认我也是一个抱着侥幸心理的人,以为自己会成为例外;以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战胜小镇做题家的劣根性:我人生中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考试,是在一个给定的大纲里照着准备;只要别人给我指条明路说“兹要把这书看了指定能行”,我就忍不住。

比起痛苦,我可能更多的是困惑

以及,这场面试,勾起了我可能很多年没有想起过的一些困惑。我全程都在纠结,这家公司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的面试好像智力测验?为什么他们不测试我的专业技能?
我不仅自己纠结,我还跟朋友抱怨,我还在面试里直接问这个问题,尽管有可能会暴露“我和贵公司的理念有所不同”并且因此丢掉机会,但我忍不住。
坦白来说,这六轮笔试面试,除了作业那部分可能用到了一丁点专业技能之外,其他部分都让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准备直接空手来会不会表现得更好,或者起码不会更糟糕”。甚至可以说,如果是十年前还在高中搞数学竞赛的我来,会不会表现得更好?
比如那个case study,学的东西一点没用上反而让我想太多。一方面我自己有了太多的预设所以发现不符合期待的时候就先懵了,一方面把问题想复杂了,还有特别急于展示我会这个会那个,最后给出的回答没比高中生高明到哪里去,反而得到了死读书的评价。除此之外,笔试里的那些小游戏,cognitive round的那个组合问题,高中时的我来做起码会快两倍。
如果聪明真的是他们想要的,那我十年前比现在聪明太多。但是聪明这件事有那么重要吗?

十年前,我也曾经沉迷于这种聪明人叙事,不然也不会参加数学竞赛还花了十个月脱产准备。
没做过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数学竞赛,是一种竞技体育。而竞技体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没事找事。它把参赛者故意置于一个非常严苛的外部环境之中,限制参赛者使用的工具,从而最大限度地达成公平和区分度。
比如说跑马拉松,二十多公里挺远的,咱们为什么不坐个车去?再不济骑个自行车呢?不行,不允许,就是要靠两条腿跑过去,这才能比得出谁跑得快。
但人跑得再快,也不可能比开车快,限制工具的使用也就限制了竞技水平的上限。在场地之外的世界,只要能解决问题,什么样的工具只要好用都可以用,如果没有还可以自己发明,还能造福后来的人。竞技体育只能停留在赛场里,只能供人观赏用,解决的问题早就已经不是问题了。

离开类比,回到数学竞赛,它追求的是一种优美的解法,在过程中展现智商,而不是解决问题本身。
不像那些自然科学的高中竞赛一样,需要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恰恰相反,每个级别的数学竞赛都被限制使用本来可以掌握的工具。
比如小学数学竞赛的经典题目鸡兔同笼,它需要很强的想象能力,什么叫“假设每个兔子抬起两只脚就相当于一只鸡”,很多人这辈子也没拥有过这种想象力。
但是有了二元一次方程组,那就不一样了。它把所需要做的工作从“问题-->答案”,拆解成了“问题-->方程-->答案”,并且为“方程-->答案”这一步提供了终极的,一劳永逸的,ultimate universal solution。
之前所需要的想象力在这种强大的工具出现之后不仅完全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显得十分渺小。鸡兔同笼毕竟不算太困难的问题,鸡和兔子都是一个头,直接想象兔子抬起来脚就好了;但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一种有两个头八个脚的“双兔傍地走”的怪物呢?能想象先把每只怪物劈成两半,再让每半只抬起来两只脚吗?如果这道题变成了2头8脚的兔子和3头6脚的鸡呢?2.71828头的鸡和3.1415926脚的兔子呢?
新的工具的出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意味着新的方向的诞生。从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变量,从中发展出线性代数;也可以减去其中一个方程,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从中发展出函数。这些都是靠所谓“优美的解法”得不到的,越是优美,越是巧妙,就越是针对这一个问题而不具备推广性,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到这儿了”。

那么,在我读数学竞赛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吗?
不能说完全没有,但也没有领悟到那种程度。那时候毕竟是高中生了,见识过方程、函数、坐标系、向量这些好东西了。微积分虽然没有学得很深入,毕竟是竞赛里禁止使用的那种工具,但也多少有些直观的认知。我也知道自己每天解决的问题很多都像鸡兔同笼一样,已经被彻底地,永久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
但那种认知就像是“皇帝大概在用金锄头吧”,总觉得虽然练习这些优美的解法虽然未必能够直接帮助我理解更复杂的,更抽象的,更conceptual的东西,但是可以变得更聪明,而聪明人做什么都能做得好。
当我终于获奖上了大学,正经学习了数学之后才(不得不)意识到,不是这样的。那种能够想象兔子抬起两只脚的想象力的聪明和理解函数概念的聪明不完全是一码事,能解决平面几何和初等数论的聪明和搞数学分析抽象代数的聪明也不完全是一码事。再说了,一个人的聪明怎么能比得上这个领域里上千年的天才的积累呢?
我像是一个田径选手,很辛苦地训练,也跑出了一点点成绩,想说不管外面的世界是骑马还是骑车,我先把双腿的力量练起来总归没有错。等我终于走到外面的世界,发现在真实的世界里工业革命都两百年了,人类都登月了,就连所谓的“跑腿”都不是真的跑也不用真的腿,是骑电动车。我去学开车,发现一个好的司机需要的素质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腿有没有力气根本不重要了。

我不得不接受,体育选手存在的意义好像只是被人观赏,不管他做的动作看起来多么fancy,这都不是真的。
不是说观赏性不重要,但我想做真正的事情,解决真正的问题,活在真正的世界。

接受这一点,是很痛苦的。毕竟是要承认自己是如此的坐井观天,鼠目寸光,所托非人。但我还是很艰难地去做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我搞数学竞赛也没有出什么特别大的成绩,我连省队也没进过,所以也没有那么大的包袱。
另一方面出于种种原因我从本科开始读的不是数学系,是生物系,也是一个很艰难的认知矫正过程。这两门学科太不一样了,一个是基于逻辑的、建构起来的,另一个是基于实证的、观察现实世界的。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来适应,最后也没适应成功,一直在找两边的交集,在夹缝中做点事情。
无论如何,我很努力地尝试着接受了“在更高级的知识和工具面前,在整个学科上千年的积累面前,个人的一点小聪明算不得什么”。我接受了高等教育,而且很幸运,是跨越三大洲的名校精英高等教育。我受到了一些成体系的学术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被损耗了一些灵气,把自己打磨成了庞大秩序的一部分。但我得到了更多的东西——非常多的专业技能,知识,经历,见闻,以及思考方式。
我觉得我这十年变得更好了,更强了。
我偶尔也会做点数学竞赛题目,渐渐做不出来了,但也没关系。我只是有时过得太无聊需要一些brain teasing,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垂头丧气的时候回到自己的舒适区找点慰藉。

但这场突如其来却漫长的面试好像把一切都拉回了十年前。
它不仅是从非常superfacial的层次重新跟我说“天赋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对数字敏感的人,需要对trading有很好的sense和intuition的人;你学过什么,会什么,反而都不重要,来了这里都用不到”;更是从一些很具体的面试的题目上,让我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读那本200页的教辅书的时候很多题都似曾相识,反而更让人体会到那种心境的变化。
就比如说前文提到过的那个开灯的题目吧。怎么说呢,就,想到一次进房间可以确认两个indicator这件事聪明吗?那肯定是聪明的。但这种聪明太具体了,太针对这一个问题了,太缺乏generalizability,甚至把灯泡换成LED的它都不成立了。就连鸡兔同笼,还能被推广到鸭兔同笼、鸡猫同笼呢。
和发明了信息熵的香农比起来,这种聪明显得有点幼稚,有点儿戏,不像真的。

这种困惑贯穿我的面试始终,从24点和数列找规律到stress interview,再到徒手估算一游泳池的银值多少钱。我已经没有办法欣赏这种“故意为难自己”的聪明了,也讨厌一切“人为制造的不必要的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我们需要在压力下对数字敏感的人”这点没错;但那一轮笔试也就够了吧,总该平衡一下智商测试和技术的部分吧,难道真的觉得“smart means everything”?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这十年来的经历算什么?刚上大学那段时间像蜕皮一样的痛苦算什么?走了一段弯路吗?
我的过往已经被压缩成了两张纸的简历,但在这里,它似乎变得更小了,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注脚:这份简历不错,足够入我们的法眼,但它除了证明你的智商合格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可以把它撕了。
这种困惑甚至不来源于最后收到的拒信。如果我成功拿到了这个offer,大概会更困惑吧。
大概就是担心梦里彩票中了五百万算不算不劳而获啊这样子。

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最后没有表现好,还是有点伤心的。
尽管已经看不上“那种聪明”了,也觉得那些题目“不困难也没必要”,但答不上来的时候,还是令人感到挫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否也意味着,我以为自己已经走出了那个“追逐聪明人”的误区,但其实还没有?
我也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高明。

最后还是总结一下教辅材料

如果万一有人来看这篇文章并且打算把它当作一个经验帖,那可真是白白看了太多废话了。想必这是一个以成为quant为职业目标的人,也不需要我来推荐材料。
但万一中的万一又有外行人误打误撞投了简历,我的建议是快跑,这些书都看了也没用。

以下总结一下我到底都用了哪些教辅材料。都是很好的书,只是我没怎么认真看完。

Cognitive那一轮提到的200页教辅书是:Zhou, Xinfeng. 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 Interview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08
主要是brain teaser的章节比较特别,后面都是数学或者金融知识,顺带复习一下也不错。

我自己乱找的一些入门书:
金融那本是Hull, John.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Pearson Deutschland, 2021 以及它对应的中文版。我就Google搜索option pricing theory book就出来的这个,可能是比较经典的书吗?但是太厚了只读了第一章。英文版比中文版还好读一些。

两本金融数学,我很有自知之明,找的都是写给外行看的。
第一本是VSI系列:Davis, M. H. (2019). Mathematical Financ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https://doi.org/10.1093/actrade/9780198787945.001.0001
写得还算简洁清晰。这套书我整体都很喜欢所以一旦想到要快速入门就搜了有没有对应的领域。
尤其很推荐数学的那一本,是那种写得很鸡汤的。单独去读这本书会觉得写得很浮,什么都没说。但每做一段时间工作重新去读的时候会有种被拨回正道的感觉。

第二本是:Ross, Sheldon M. An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Finance. Cambridge UP, 2011, https://doi:10.1017/CBO9780511921483
也是随便搜搜mathematical finance introduction这些关键词搜到的。比上一本公式多点,描述少点,我想要具体看公式的时候会从第一本跳到这本。

两个网课:

Georgia Tech的Machine learning in trading: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wxTw4SYaPnIRwl6rad_mYwEk4Gmj7Mx
我跳着看了几节,废话比较多,而且我这个面试也没有特别提到需要machine learning知识,就没看完。

MIT的Topics In Mathematics With Applications In Finance:https://ocw.mit.edu/courses/18-s096-topics-in-mathematics-with-applications-in-finance-fall-2013/
内容非常多,也是我最主要看的部分,基本在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浅浅沾湿了一下脚趾的感觉。我也是在这个课复习了一下时间序列分析和随机过程。


无论如何,这场漫长的面试都结束了。我在它身上浪费了100个小时,又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写下这鸿篇巨制的废话。
非常惊讶的是我在前半部分的描述感到用英文更加顺畅。可能是因为面试本身是英语的缘故。我一直想尝试用英文写作非学术内容,本来以为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的契机。
我交替用中文和英文写了一部分,然后发现后半段的情绪表达还是要写中文,就把前段改回了中文。也许过两天有空的话会写英文版本。
本来以为平安夜就能写完的,结果拉拉杂杂越写越多,就改到圣诞夜,结果圣诞节过完了也没写完。这么说来面试官给我的不会summarize,不会抓重点的评价也许没错。
大概不会有除了我自己之外的第二个读者,如果有人看的话大概也不会看完,如果看完了也不知道是哪一天的事情了。无论如何拜个晚年,Frohe Weihnachten!